首页 >> 保护元件

中国企业走出去尚处于起步阶段螺纹接头

发布时间:2022-09-29 23:52:35 来源:诺坚五金网

中国企业走出去尚处于起步阶段

中国企业走出去尚处于起步阶段 2005-12-28 22:52:02 来源:2005年12月28日中国经济时报分享到:——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副部长隆国强

自从中央提出“走出去”战略以来,无论是沿海有条件“走出去”的地区,还是“优势企业”都在积极行动。“十五”期间,中国企业在“走出去”方面,的确发生了实实在在

的改观,但要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也并非易事。就中国企业“走出去”的相关问题,中国经济时报专访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副部长隆国强。

中国经济时报:您认为促使中国企业“走出去”的重要驱动力是什么?

隆国强:驱使中国“走出去”的原动力,我认为既有宏观层面的,也有微观层面的。

从国家层面来讲,中国经济规模不断扩大,我国是吸引外资最多的国家之一。但只吸收外资是不够的,所以国家提出“走出去战略”,鼓励与引导对外投资。通过对外投资可以避开贸易壁垒、缓和同东道国的关系,提高对全球经济的控制力,还可以更好地获得国外的资源,如油气能源等。

从企业层面看,首先,国内市场慢慢开放,关税降得很低,外国投资者来中国生产,大家称其为“国内市场国际化”。外商投资企业不光是到国内企业的地盘来竞争,甚至有更优惠的条件和政策,如果国内企业只局限在中国市场,而竞争对手却在全球范围配置资源,这显然对中国企业是不利的。

第二,出于市场的考虑,即通过对外投资拿到在国外的销售渠道。但一般来说,国内企业到海外去建销售渠道,去发展中国家还能行得通,但发达国家的销售渠道已经非常成熟,新建的可能性很小。所以就有两种方式,一是和像沃尔玛这样的企业打交道,邀请它到中国来采购。二是到国外购买销售渠道。

第三,还有一些中国企业出于打通上下游渠道的目的去国外并购。如通过并购拿到一些国外企业的核心技术,或上游生产能力。例如,京东方通过并购取得了液晶显示器的技术与生产能力。

中国经济时报:目前来看,国有企业是“走出去”的主力军,它们在走出去的过程中面临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隆国强:第一,东道国对国有企业的背景的敏感。

第二,中国企业整体上缺乏海外投资的经验,又不愿意在咨询中介机构上花钱,往往做出轻率的决策,掉入陷阱。

第三,在整合方面,中国企业并购完成以后在整合上有很大问题。中国企业文化和被并购企业的企业文化要怎样整合,需要思考。

第四,人才储备不足。中国企业缺少国际化经营的人才。当然人才也是可以引进的,关键是企业文化的建立。

第五,中国企业在海外的公关意识还比较欠缺。与当地的政府、行业协会、消费者、社区居民建立良好关系的意识还不到位。中国企业应该认识到企业应当担负的一系列社会责任。

第六,信息沟通不畅,对东道国的法律不熟悉。中国企业不喜欢用咨询公司,不喜欢用律师。总是凭以前在国内的习惯做法去做。从接触,谈判,签约,完成交易,再到整合,整个复杂的过程,一旦一个环节出问题,结果都是很可怕的。

中国经济时报:国有企业到海外并购、投资,为什么特别容易引起海外政府和民众的警觉?中海油竞购优尼科引发出强烈反应,海外有媒体称这具有侵略性的海外扩张模式。

隆国强:在全球,并购是企业投资最主要方式之一,全球80%的跨境投资都是并购。对中国企业来讲,并购可能比较新鲜,但对绝大部分跨国企业来讲是最常见的,不能说中国企业一并购就变成是侵略性模式了,国外企业天天都在用。

但国企在全世界都是很敏感的,西方国家是担心中国的海外收购会危害其国家安全,国企海外并购会触动民众政治敏感性,因此会对中国国企很警觉,国有企业就会遇到这些问题。

中国经济时报:那是不是说今后民营企业的并购在这方面会有优势?

隆国强:是的。一个是东道国对国有企业会有额外的担心。还有从国企自身管理还说,国有企业虽然经历了很多改革,但是总的来说,治理结构还需进一步完善。部分国企境内的子公司都没管好,境外投资难道就能管好吗?民营企业则不一样,他的钱是自己的,所以会更用心。在80-90年代初,很多国有企业搞境外投资,60%的投资失败了,庙破了,但和尚却富了,这说明国有企业对海外资产缺乏有效监管。今后再对外投资,国有企业不应该作为主体。但是,我国的民营企业目前大多还没有能够成长起来。

中国经济时报:这么说,中国的国有企业将来是不会成为“走出去”的主流的?

隆国强:不是不会,而是不应该。我不是完全排斥国有企业往外走,往外走可以,但要把家里先扫干净,把治理结构先完善起来,把内部的管理、监控、激励机制完善起来。

中国经济时报:中小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大多采取外贸方式,但现在遇到愈演愈烈的贸易壁垒和反倾销,它是不是面临转折?

隆国强:从出口变成投资,这样可以规避贸易壁垒。中国的企业到国外去投资,各种各样的动机都有,可以绕过贸易壁垒、获得技术、得到营销网络、增加制造能力,缺什么补什么。海外投资是经营扩张的一种手段。

中国经济时报:政府在下一个五年应该为中小企业做些什么?

隆国强:政府这几年在简化审批、提高效率方面做了很多工作,比前几年有很大改进。早期海外投资的政策取向是限制,而现在主要是监控,只要是合理的投资都会通过审批。

我们一直在给政府建议,可以挑出一批治理结构好、管理能力较强、国际竞争力强的企业作为试点,在审批、外汇管理方面给予特殊待遇,比如额度。对外投资也好,融资也好,可以作事后报告,这样也有利于效率的提高。

中国经济时报:请您预计一下,“十一五”期间中国企业“走出去”将会出现怎样的局面?

隆国强:我认为,“十一五”期间我国境外投资的规模会增大,但不会达到高潮。因为“走出去”是个渐进的过程,无论是“十五”,还是“十一五”,中国企业“走出去”都还是处于起步阶段。

上一篇:没有自主创新 拿什么来实力报国 下一篇:中国政府将编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总体规划

郏县李光明商贸有限公司

深圳市鑫普特科技有限公司

砀山鑫源果业有限公司

广州扬铖设计之旅

义乌市安翔塑料袋加工厂

大连鑫烨渔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佛山市沙伯建材有限公司

湖州凯尔胜工艺品有限公司红丰路分公司

广州炫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厦门品城商贸有限公司

友情链接